上期回顾:赵总花了几万块,做了一波“品牌升级”,半年后发现除了做了logo升级也装修页面。其他变化并不大。最后得出结论,做品牌是忽悠人的。
当我们在谈品牌升级的时候在说什么
观察身边的真实案例,在电商行业中品牌升级最迫切的一般有两种客户。
- 打了一年价格战 仗打赢了利润没了
这是最常见的一种,行业快速发展的时候入行。整个行业都赚钱,但是不知不觉突然发现对手都在抄你,抄完之后就是低价。
由于没有其他选择,只能被行业大潮裹挟。一起加入价格战,实际上价格战并不是同行发起的,而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。
当企业没有创新时,企业总收入等于总支出,生产管理者所得到的只是“管理工资”
——诺贝尔经济学家 熊彼特《经济创新理论》
因此我们能看到,价格战的开始大多数情况都是创新红利的结束。超过这个时间节点获得的是管理者工资,而不是之前的利润了。
- 一朝成名天下知 猝然惊醒梦中人
一般这种更多是,前期做TP代运营。用品牌方的钱,涨自己的经验值,带团队各种测试各种打副本。攻城略地做到第七层级,供应商纷纷找上门求合作。
有了超高经验值,自然水到渠成,一个链接轻松过亿。不断跟进不断选品上新,突然发现,好像屏幕前的各种榜单位置又岌岌可危(前有一线品牌坚如磐石,后有国潮新品已在城下)。
这个时候大家都想到了行业老大哥,是什么让他数十年如一日稳如泰山屹立不倒。就是品牌,品牌的目的在上一篇中已经说过,就是为了让流量成本无限趋近于0 。
实际上品牌是结果,不是原因。人类最擅长的就是关联因果,但是一件事情的影响因素之多是难以想象的。
为什么说品牌升级一开始都是错的
回顾上一篇文章中的赵总,在做品牌升级的时候都做了什么?
- 找设计公司做视觉标准升级logo
- 更新视觉
- 回到日常工作习惯中
- 发现品牌升级没用
- 没得选继续价格战
始终忽略了几个问题,首先是对现状的诊断,等于就是找原因。只有不断探寻最底层的逻辑才有可能解决问题。
其次就是对竞争环境的分析 ,然后根据当前的竞争环境分析,结合自己的优势。找到切入点,制定战略目标。当然这只是最基础的逻辑,实际过程中要解决的问题会很多。
但是当有了现状认知、竞争环境分析之后,就会对局势有全面客观的认知。这时思考的问题也会更具全局观。
实际上品牌策略的制定,是全公司的顶层战略。是全公司原点,当确定好了出发点,以及品牌的策略方案。所有的动作都是从原点出发,资源也会更集中使用。
但是我们能够看到,目前绝大多数品牌策略制定或者所谓的品牌方案,更多的是logo升级或者VIS方案。只是平面的策略,充其量是品牌策略的一部分,而小企业没有大量的资源投入在媒介中。就算做出特别优秀的平面策略也是缺少传播的。或者与大品牌的传播资源相比资源太少。
那么小企业应该如何做品牌呢
品牌应该是一个企业的原点,是长期发展的顶层设计。包括再延伸的使命、愿景、价值观。都是从原点出发,而营销相关(产品、价格、渠道、广告)就是顺势而为。第一个是市场的趋势,第二个势是公司提炼出的优势。
简单地说就是确定了这些信息之后,需要不断践行,通过每天的工作、资源投入来围绕原点。
下一期简单拆解下,小企业如何做品牌(三/完结篇):做品牌是做什么?
文章首发于公众号【知客云营销策划】
